一、苯乙基間苯二酚(377)
苯乙基間苯二酚(PhenylethylResorcinol C14H1402),也被消費者熟知為377,是優秀的酪氨酸酶抑制劑。同時,它還能改善膚色不均,降低紫外線照射肌膚引起的皮膚著色。377能降低黑素的合成,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抗氧化和抑制酪氨酸酶、降低黑素生成有關。同時,SymWhite377也是一款優秀的抗氧劑,具有抗皺能力。在跨國公司中,寶潔有此成分的專利組合,歐萊雅集團更是早已推出此成分的產品,例如在東南亞,就可以找到很多巴黎歐萊雅和卡尼爾等美白產品中含有此成分。在日本,城野醫生的1.8% Symwhite377高添加量,注定了其成為此成分的標桿產品。
此外,人體表皮細胞模型實驗數據顯示,377的美白功效是曲酸的10倍以上,而進一步的臨床數據顯示,0.5% SymWhite377比1.0%曲酸的美白功效更強。
二、煙酰胺
煙酰胺(Nicotinamide,C6H6N2O),又名維生素 B3、維生素 PP。煙酰胺的研究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早期,1935年,Warburg等首先從馬的紅細胞中分離出的輔酶中獲得,煙酰胺廣泛存在于米糠、麥麩、酵母及肉類食物中,口服易吸收,分布于全身各組織中,并參與體內三大代謝。煙酰胺的美白功效得到皮膚學界權威人士的一致認可,現在煙酰胺在許多化妝品中均有所應用,例如Olay光感小白瓶和淡斑小白瓶、SK-II系列等一眾護膚品。
在黑素合成過程中,煙酰胺通過降低黑色素細胞增殖能力以及抑制酪氨酸酶活性,減少黑素細胞中黑素合成量。此外,煙酰胺還能通過降低轉運至細胞外的黑素,從而減少黑素在角質層中的積累。
三、煙酰胺 VS 377
1.美白效果得看人,有人用煙酰胺有明顯效果,但不能以此判斷煙酰胺美白能力比377強; 2.理論上來說,377的美白效果更明顯,因為它的美白原理是直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,黑色素都生產不出來,而煙酰胺是等黑色素生產出來再發揮作用; 3.美白不要只守著一種成分,最好是多靶點出擊,美白成分相互配合,這樣效果更快更明顯; 4.現在美白類護膚品市場大部分以煙酰胺成分為主,且價格相對377便宜。
如果你覺得有用,可以關注@芒奇金,日常護膚科普不會迷失方向。
相關文章: 1.美白干貨全知道 | 第二篇 - 變白可以這樣做 2.【侃侃資生堂的研究】護膚興趣黨可看,4MSK專利美白成分是怎樣誕生的? 3.VC家族的兄弟姐妹們 4.華山論劍 Obagi vs Skinceuticals 誰才是VC界的中神通(二) 5.維生素C氧化揭秘-VC變黃還能不能用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