喂養
新生兒的消化功能尚不完善,因此,母乳是最理想的食物選擇,通常建議母乳喂養。如果母乳不足,也可以使用嬰兒配方奶粉進行補充。由于新生兒的胃部發育尚不成熟,所以喝奶后可能會出現吐奶的情況。不要被嚇到,每次喂奶后記得給寶寶拍嗝,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吐奶的發生。
洗澡
給新生兒洗澡時,室溫最好保持在26℃~28℃,水溫也需要注意。夏天水溫應控制在38-39攝氏度,冬天則應調至40-41攝氏度。女嬰清洗外陰時應從會陰向肛門擦洗,以防止肛門周圍的糞便污染陰道和尿道口。洗完澡后用柔軟的毛巾將寶寶身上的水吸干。
預防感染
新生兒的免疫力較弱,容易感染疾病,因此,應盡量減少親朋好友探望寶寶的次數。在護理新生兒時,注意衛生,每次護理前都要先用肥皂洗手,這對預防感染非常重要。家里有感冒的人最好不要接觸新生兒。
五官護理
需要注意清潔面部和外耳道、口腔、鼻孔等部位,但不要挖耳朵和鼻腔。口腔粘膜嬌嫩且血管豐富,容易擦傷導致感染,因此不要頻繁用力擦洗口腔,更不能使用針,尤其是不干凈的針去挑碾牙齦上的小白斑("馬牙"或"板牙"),以防止細菌進入體內導致敗血癥。
排便觀察
大多數寶寶在出生后12小時內開始排出胎糞,顏色為深綠色,呈糊狀,無臭味,大約三至四天內排完。寶寶的大便量一般沒有固定的規律,判斷是否正常主要看顏色和性狀。母乳喂養的寶寶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,呈糊狀;人工喂養的寶寶大便為淡黃色或土灰色,糊狀偏干;混合喂養的寶寶大便稍微黑褐色,呈糊狀。
便后護理
每次換尿布后,一定要用溫熱的濕毛巾將寶寶的臀部擦干凈,如果有排糞,則需用溫開水清洗寶寶的臀部。有時尿液刺激會導致寶寶臀部皮膚發紅,這時可以涂少量無菌植物油進行護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