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十分寒冷,我們習慣關緊門窗來保暖。然而,這么做會導致室內二氧化碳過高,并伴隨著汗水分解物等物質,會嚴重污染室內空氣,使人容易感到頭昏、疲勞、惡心等不舒服的感覺。此外,冬季容易發生一氧化碳中毒。因此,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更有利于健康。
冬季飲食的營養素比例應適宜:15%~23%的蛋白質、25%~35%的脂肪、60%~70%的碳水化合物。同時,應加強礦物質的攝入量,注意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。多吃動物性食物和大豆,可以滿足身體對蛋白質的需求。此外,冬季還要適量補充油脂,其中植物油的攝入量應占一半以上。同時要確保攝入足夠的蔬菜、水果和奶類。
冬季的寒氣會傷害陽氣。因此,冬季養生保健需要從斂陰護陽的角度出發。其中包括早睡晚起,確保充足的休息時間,讓意志安靜,讓體內的陽氣不受干擾。此外,還要注意保暖背部,避免陽氣受到損傷。冬季養生還要避寒保暖,盡量待在室內,減少外出。此外,冬天洗澡的次數要減少,并要在洗澡時注意保暖。
冬季養生還需要適度進補。中醫認為,身體虛弱需要補充,而寒冷則需要溫補。因此,冬季的飲食應選擇溫性、熱性且溫補食物,以提高身體的耐寒能力。應多吃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,如羊肉、牛肉、雞肉、豬腰子、鯉魚和蝦等。老年人身體虛弱的話,冬季可以多吃燉母雞和瘦肉,以增強體質。然而,要注意不要盲目進補,否則可能會給身體增加傷害,事與愿違。所以,在冬季養生中要注意這些健康養生小常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