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部衰老是一個多元化、綜合性的問題,需要分層定制每層的方法,多維度抗衰。面部結構總體可以分為5層:表皮層、真皮層、皮下組織層、筋膜層、肌肉層。
表皮層衰老(淺層):
表皮層是皮膚的最外層,由角化的復層扁平上皮構成,主要成分是角朊細胞。表現為干燥脫屑、干紋細紋、輕度動態皺紋、暗啞發黃、膚色不勻等。改善方法是清潔、保濕、防曬;比如補水面膜改善皮膚干燥問題,精華和面霜淡化細紋,使用防曬霜增強防曬效果、避免紫外線傷害肌膚等。
真皮層衰老(中層):
真皮層位于表皮下面,由結締組織組成,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。肉眼可見的細紋、膠原蛋白的加速流失、皮膚的彈性變差,會導致皮膚松弛、淚溝初現、深度動態紋形成、色斑出現等。改善方法是醫美手段,如水光針、填充玻尿酸、光子嫩膚等。
皮下組織層衰老(中層):
皮下組織位于真皮下方,由疏松結締組織和脂肪組織構成,將皮膚與深部組織相連。由于大量膠原蛋白和彈力蛋白的流失,會導致面部鼻溝紋、頸紋等中度皺紋出現,且皮下脂肪流失嚴重,會導致面部凹陷,失去飽滿感。改善方法是減少脂肪積攢過度、鍛煉臉部肌肉、調節自身壓力、控制飲食。
筋膜層衰老(深層):
筋膜層位于皮膚內部深處,由一層纖維鞘包繞的筋肉筋膜,是骨肉相連的那層筋膜,也稱為“SMAS”層。表現為臉部松弛、下垂相當明顯,面部輪廓不清晰、靜態皺紋出現、太陽穴凹陷、口角囊袋嚴重等。改善方法是醫美手段和臉部肌肉鍛煉、平時不要做太夸張的表情、習慣性皺眉頭。
肌肉層衰老(深層):
肌肉層是給面部骨骼以支撐、保護和協調我們面部姿勢,肌肉線條沒有附著在骨骼上,偏離了原來的位置,沒有明顯的立體感了。肌肉長期處于緊張狀態,常見的就是“發腮”的現象,眼睛越來越小,無神、臉部塊狀的松弛等。改善方法是減少面部肌肉運動、按摩面部、減少體脂率、鍛煉臉部的肌肉、調節自身壓力、控制飲食。